放學時,學校門口常常滿滿地站著很多的家長。那么家長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比較好,還是晚一些接比較好呢?這是一個值得討論,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話題。而答案,向來都是眾說紛紜,各有各的道理。
媽媽甲提倡要早接,她的理由是:早接是安慰孩子的好方式。
媽媽乙也提倡早接,她說:早接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期盼。
而媽媽丙則提倡晚接,她說:晚接是為了讓孩子多些玩的機會。
媽媽丁也提倡晚接,她認為:晚接可以多些與老師交流的機會。
對此國外專家的觀點是:經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,自信程度高,最后被接走的孩子,往往較內向,甚至有些自卑。
究竟早接晚接孰優孰劣?
豆豆媽平時工作比較忙,總是容易把接孩子放學的事情給忘記,豆豆幾乎每天都是最后一個被接回家的。
直到有一次家長會上,老師單獨叫住了豆豆媽,說:
每次一放學,豆豆就靜靜地坐在座位上低著頭不說話,不時地看著班里的一個又一個小朋友被家長接走。
當最后只剩下幾個同學的時候,豆豆好像知道自己還會等好久一樣,拿出課本默默地看書,雖然他什么都沒有說,但作為老師,我看得出豆豆心里的委屈……
豆豆媽想起以前,孩子和自己說過,想媽媽早點去接他,可是自己總因為各種理由搪塞豆豆。
沒想到孩子的內心默默承受了這么多……
每天第一個接走孩子有弊端
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國外學者的調查,他們發現:
一個班里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,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。
但如果固定被第一個接走的,往往虛榮心較強。
原來,在孩子的世界里,每天第一個被家長接,也會成為炫耀的資本。
如果家長突然有一天不能第一個來接,孩子可能會失望甚至和家長大吵大鬧。
其實,大人也一樣啊。
跟同事們一起度假歸來,在機場等家人來接。前三個被接走的,肯定是興高采烈跟大家又是寒暄又是打招呼。
后來的,會慢慢地冷下來,點個頭就走,有時候連介紹都懶得做。
當周圍只剩下2、3個人時,大家就開始找借口了,可能堵車、可能加班......這時,不僅僅只是面子的難堪,還有內心的無助和委屈的宣泄。
大人尚且如此,何況孩子。而且,這種感覺他們每天都在上演!
父母究竟該怎么做
孩子主動要求“第一個”接孩子怎么辦?
如果孩子要求第一個到班級來接,需問清楚原因,不能一味滿足。
每天接孩子的時間,可以有時早有時遲,只要避免總是最后接孩子就好了。
突然有事,接孩子“遲到”怎么辦?
偶爾晚點來接孩子,最好提前告訴孩子,不要“言而無信”。
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比較忙,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不愛他。
總是老人接送,對孩子有影響嗎?
如果家里總是爺爺奶奶接孩子,建議父母每周可以騰出一天親自接孩子,這樣的舉動對孩子來說就是關注,就是愛,畢竟父母和爺爺奶奶還是有所不同的。
只能最晚接孩子怎么辦?
說實話,1、2次晚接,肯定不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實質影響。但是,如果,當媽的知道了“晚接”對孩子不好,出于保護的本能,我們肯定不會像以前一樣忽視這個問題了。
因為這是我們的本能。
愛孩子是一種本能,一種正常的反應。
就連小貝也不例外,被記者問到為什么總是抱著女兒時,他說。
如果家長確實工作太忙,注定是最晚一個接孩子,那么就要對孩子多下一番心思了。
比如:回家路上與孩子聊聊天,不要問大而廣的問題:“今天學得怎么樣?”
而要從小事入手:如“今天的午飯是不是超好吃?”
“今天和小朋友相處愉快嗎?”
用一些正能量的語言來慢慢引導孩子主動與你溝通。
接完孩子后,請這樣同他們交流
家長接完孩子后,從幼兒園到家里還有一段路要走,這段時間請父母試試這類正面的問話:
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?
你今天開不開心?
你跟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?
你的好朋友是誰?他有哪些優點?
給媽媽講一個你今天覺得特別好玩的事兒!
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:無論遇到什么困難,都要勇敢面對、樂觀向前;
不愉快是生活的一部分,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,關注我們值得關注的事情,我們才能快樂。
孩子頭腦中總是帶著對上學的美好回憶,孩子自然喜愛上學。
拒絕負面的問話:
今天哭了嗎?
有沒有吃飽?
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?
老師兇不兇?批評你了嗎?
老師有忘記帶你上廁所嗎?
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:上學總是很不愉快!
引導孩子瞬間聯想,在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,能吃飽睡好,也沒人跟我搶玩具,爸媽也總能第一時間回應我的需求。
這里不好,我上學不快樂。 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偏見的問話:
總是搞得臟兮兮,這老師真是!
尿濕了也沒換,上班當睡覺呢!
怎么臉劃破了?老師真不盡責!
磕破嘴巴了,老師怎么看的孩子!
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:老師不盡責,我受傷或遇到不愉快是老師或別人的責任。
讓孩子學會了抱怨,漸漸地,你可能會發現孩子會跟你抱怨說,鉛筆丟了是某某同學搞鬼,今天沒喝水是因為老師總是玩手機等。
無論對老師有萬般意見,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批評老師。
除此之外,這些小細節也很重要:
不要帶著玩具、零食、飲料等接孩子放學,更不要一把接過孩子的小書包。
因為老師千方百計在學校讓孩子變小大人,一出校門就變回了“小寶寶”,老師的苦心就功虧一簣了。
最重要的是,看到孩子不要忘記來個擁抱,擁抱不僅可以讓孩子忘記所有不愉快,還能讓孩子知道,雖然跟媽媽分開了一天,但是媽媽還是很愛寶貝的。
保護我們的孩子
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
走的快一點
提前一會去接孩子
開開心心把家還吧~
成都拉丁舞報道:
蜀ICP備19020539號-1 思樂藝術教育主要舞種:成都拉丁舞,中國舞,芭蕾舞,四川拉丁舞藝考培訓
網站技術支持:網站制作 網站地圖:sitemap